人工智能已经重塑了重资产行业,最大的变革此刻正在发生: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支持决策,它还会采取行动。
多年来,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致力于提升效率、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提升安全性。但在此之前,它大多数时候只是充当决策辅助工具,给出精准见解,而将最终行动由人类操作员来落实。如今,这种局面正在发生转变。
自主性人工智能代表了人工智能的一次重大演进。根据 Gartner 发布的《2025 年重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自主性人工智能将超越分析层面,在极少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规划并执行任务。
据 Gartner 预测,到 2028 年,33% 的企业软件应用程序将融入自主性人工智能,与目前不到 1% 的采纳率相比,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资产行业而言,这一转变具有尤为深远的变革意义。在这些行业中,实时决策和运营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康士伯数字,我们正引领这一变革。我们将努力确保人工智能不仅提供深入的见解,还能在清晰的治理框架内,自主采取智能行动。
行业面临的真正挑战并非数据匮乏,而是如何将数据实时转化为切实有效的行动。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都在助力操作人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而如今自主性人工智能更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它不仅仅能给揭示深刻洞察,还能自主地执行各项任务。这将颠覆传统效率的定义,减少人工干预,让工程师能够全身心投入高价值活动。
想象一下,有这样一位“数字同事”:它可以持续监控资产性能、预测维护需求,还能自动调整操作参数,而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这已不再是一种理论设想,而是自主性人工智能正在为我们开启的现实图景。
与传统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不同,自主性人工智能不依赖预设脚本。它能够自主学习、灵活适应,做出以目标为导向的决策,同时助力操作人员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更高效地管理资产。
Gartner 预测,到 2028 年,至少 15% 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人工智能自主做出。
在重资产行业,这意味着:
– 更快速的事故响应
– 更完善的安全举措
– 更优化的能源使用
许多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深陷数据“泥沼”,尽管有海量数据,可各业务部门之间信息难以互通,洞察无法共享。自主性人工智能打破了这些数据孤岛,保证了生产、维护和物流团队之间能够无缝地传递实时情报。
自主性人工智能可以在故障发生前精准预测,并自主安排维护工作、订购所需备件并重新规划工作流程,保障运营不受干扰,持续稳定推进。
我们深知,当人工智能从提供建议转向付诸行动时,信任至关重要。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系统必须在严格的治理框架内进行,以确保其与商业目标和监管标准保持一致。
正因如此,我们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树立标杆 —— 在这一标准下,自动化流程始终有迹可循,并且内置清晰明确的安全、合规和道德防护屏障。
“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人工智能的未来并非要取代人类专业知识,而是要将其发扬光大。自主性人工智能确保自动化提升决策水平,而非绕过决策过程。
未来十年,重资产行业的发展方向将不再是人与机器的对抗,而是人机协同,实现更智能的工作模式。
在未来,蓬勃发展的企业一定是那些将人工智能视作运营关键伙伴的企业。自主性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工作模式,主要涉及管理资产、优化资源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正如 Gartner 所着重指出的,当下只有积极做好各项准备的公司,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从依赖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向完全自主运营的转变,目前正在各行业中展开。
向自主性人工智能转型的浪潮正在涌来。此外,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您的公司是要引领这场变革,还是在奋力追赶?
让我们一同探寻,如何助力您的企业做好应对人工智能驱动自主化未来的准备。